搜索
挖掘纹样“密码” 促进文旅融合——绵阳市老科协商贸文旅法治委组织专家赴平武县考察调研

来源:    综合作者:     2025-07-10 09:34:09    浏览量:

       为充分发挥老科协专家团队优势,进一步挖掘平武县独特古老的白马藏羌图腾纹样“密码”,促进当地文旅深度融合发展。7月7日,绵阳市老科协商贸文旅法治委员会专家组一行深入平武县考察调研文旅文创工作。


  此次调研活动由市老科协商贸文旅法治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赵智勇带队,特邀来自浙江的省级织锦非遗指导老师、江南刺绣博物馆馆长、纹样研究专家曹军一同前往。市商务经济研究会理事长李晓波,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智能科技学院党委书记、四川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常荣,市老科协商贸文旅法治委员会副主任袁文燕,市老科协团体会员单位四川十三钗国潮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叶静等参加调研活动。


  连日的暴雨过后,美丽的平武晴空万里,四周云雾缭绕,青山叠翠,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驱车三小时抵达平武后,专家组即刻参与“绵阳古老图腾纹样文化研究及文旅文创转换”专题座谈会。

  平武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社科联主席高小平,平武县委宣传部办公室主任、县社科联秘书长杨罗,平武县文化馆馆长李佳,平武县民协主席、县旅游业商会会长、县新联会会长张铭,平武县白马文化保护传承协会会长渌饶铌玛,陈年梅饯非遗传承人、国家专利发明人、高级农技师胡金平,平武县民间书画家吴昌甫,龙州套枣非遗传承人、全国优秀农民工陈力菊,上刀山非遗传承人邓开林等参加座谈会。


  会上,与会专家围绕平武白马人图腾纹样活化路径与文化传承展开研讨。平武县白马文化保护传承协会会长渌饶铌玛向专家介绍了被称为“人类活化石”的白马服饰特点、生活习俗,以及“白马族人喜戴白鸟羽,奉自然神灵”的图腾文化。曹军就深挖白马文化内涵,以及白马独特的图案纹样如何转化为独特的文创产品、作为宣传平武的独特符号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李晓波建议平武常态化开展“文化三推”“四进”活动,带动当地商贸文旅消费活力;常荣表示将发挥该校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作用,为平武文化传承发展助力;叶静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阐释了做好文化传承及文旅文创转换,就能讲好“白马故事”,带动当地文旅产业“走出四川,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听了专家们的见解,高小平希望专家通过调研深度挖掘平武图腾纹样背后的深层文化,赋能平武文旅融合发展新格局。

  座谈结束后,专家组实地考察了平武县白马寨民俗博物馆和非物质遗产传习基地、云上锦文创等。据平武县民协主席、县旅游业商会会长张铭介绍,白马寨民俗博物馆收藏了两千多件藏品,对研究白马人的生产生活,民俗风情,以及平武明清时期的经济发展等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曹军以晚清双喜临门床雕花为例,进行了纹样详解,佛手与“佛手”音同,寓意佛手挡灾,广见于清,床上雕花则寄托着对子孙后代的祝福。

  午后专家组抵“深山故宫”报恩寺调研。寺门二龙抢宝浮雕前,众人驻足观赏,曹军发现其上花朵体现着生长开放的动态过程,寓意代代传承,而花朵形态独特,叶静推测或为宝相花。及至庙内雕栏,曹军从其海边景色与梅花的纹刻中推测王玺应为沿海地区人,经查证,果为江苏太常人,这些饱含思乡之情的纹样亦体现在华严殿梁。曹军与赵智勇发现梁上有一类似荷叶的特殊纹样,经多方联系推测为菱角纹,这恰与纹样推理的逻辑线形成呼应。藻井上绘制的佛家八宝,经年日久,业已斑驳,曹军分辨后认为,它们分别是宝瓶、宝盖、双鱼、莲花、右旋螺、吉祥结、尊胜幢、法轮,可能是藏传佛教中八种表示吉庆祥瑞之物。他表示,这些藻井纹饰集古人智慧与美学之大成,具有深挖揣摩的价值,整座报恩寺乃设计活化的藏宝库。


  调研期间,专家组还专程来到平武县文化馆,李佳馆长展示平武文旅文创现有尝试成果,向专家寻求建议,双方友好互动。在平武学者曾维益的图书馆,双方还就平武茶马古道研究进行了探讨。

 “白马十八寨,寨寨有神山”。专家组调研后认为,此生态信仰当化做乡村振兴引擎,与报恩寺的文化故事一同成为平武文化走出四川、走向中国与世界的推动力。赵智勇表示,通过调研,老科协商贸文旅法治委员会将努力把专家智慧转化为助力平武文化、文旅、文创三维共建动力,让平武古老文化遗产活起来、“火起来”。(绵阳市老科协)


  • 北京智慧子月科技有限公司LOGO

    欢迎访问北京智慧子月科技有限公司

热点内容

Hot content

视频推荐

VIDE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