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银发力量赋能乡村振兴西充县老科协基层实践的探索与突破

来源:    综合作者:     2025-04-28 22:24:14    浏览量:

        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的时代背景下,县老科协充分发挥老科技工作者经验丰富、专业扎实的优势,以科技服务为抓手,深度融入基层发展实践。自2024年初至2025年4月,县老科协通过一系列务实举措,在农业技术推广、产业帮扶、科普服务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效,同时也直面发展中的痛点与挑战,为基层治理与经济发展提供了独特的“银发方案”。 


  一、深耕基层:多维度服务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 

  一)科技赋能产业升级 

  2025年2月15日,县老科协义兴镇分会主动对接成都农业大专院所,将前沿的优良品种和种植技术引入本地,为种养殖户搭建起技术升级的桥梁。这种“引进来”的模式,打破了地域技术壁垒,推动传统农业向科技农业转型。天马山生态农业园区的成功实践更是典型范例,业主程贤君通过科技创新、品牌塑造与产业链整合,将园区打造成“四川有机农业标杆企业”,实现了产业增效与乡村振兴的双赢局面,成为区域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样板。

 (二)精准帮扶暖民心 

  县老科协南台街道分会与县老科协财税分会以“新春走基层,服务助三农”为契机,将关怀与技术送到田间地头。2025年2月18日,南台街道分会为王云果科普示范基地业主送去新春祝福与慰问品;财税分会给何长江残疾人科普示范基地指导林下养殖技术并送去补助资金。既温暖了民心,又为特殊群体产业发展提供了专业支持。多扶镇老林沟村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过程中,在镇党委政府、镇老科协分会的帮扶下,成立了股份经济合作社,建成西充县胜集红苕加工厂。该加工厂投资50万元,年加工红苕200余吨,不仅解决了农民红苕加工和销售难题,更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成为脱贫成果巩固的有力支撑。 

 (三)深入调研谋发展 

   2025年2一3月间,县老科协驻会人员高频次深入基层分会与产业一线调研。执行会长赵华章带队调研槐树镇分会和义兴镇分会,对槐树镇分会、义兴镇分会创新科技助农的突出成效给予高度评价;同月,针对太平镇分会柑橘产业病虫害问题、双凤镇分会乡村振兴发展瓶颈等,开展专项调研,收集到粮食价格倒挂、补贴延迟、劳动力老龄化等制约农业发展的核心问题,为后续政策建议与工作部署提供了详实依据。     


  二、直面挑战:基层发展中的痛点剖析 

 (一)农业生产效益与政策支持失衡 

  调研发现,粮食价格长期低位徘徊,与种子、化肥等农资生产成本快速上涨形成强烈反差,种粮大户普遍面临亏损压力。同时,国家粮食补贴发放周期长,部分种粮主体因资金周转困难陷入负债经营,严重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 

  (二)人才结构断层制约产业升级 

  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留守务农群体以老年人为主,平均年龄超过60岁,且专业技术知识匮乏。以双凤镇为例,从事粮食种植的农民中,具备专业技术背景的不足5%,新技术、新模式推广难度大,农业现代化进程受阻。 


  三、破局之路:激发银发动能的创新策略 

 (一)构建政策协同机制

  县老科协建议建立“政府 - 协会 - 农户”三方联动平台,推动农业部门优化粮食价格形成机制,探索“成本 + 合理利润”定价模式;协调财政部门简化补贴审批流程,推行“先建后补”“直补到户”等快速兑现方式,缓解农民资金压力。 

 (二)创新人才培育模式 

  一方面,依托老科协专家资源,开展“田间课堂”、“线上技术指导”等培训活动,2025年计划培训农民2000人次以上;另一方面,联合职业院校开设“乡村振兴专班”,定向培养农业技术人才,并通过“以老带新”结对帮扶,促进知识与经验传承。 

 (三)强化组织管理效能 


  通过完善《老科协工作经费使用规范细则》,建立分会经费年度审查制度,确保经费管理的规范化;同时,健全学习工作与培训制度,激发老科技工作者积极性与创造力,并对工作表现突出的分会和个人予以表彰,以此提升整体工作效能。  (西充县老科协  黄永平供稿)

  • 北京智慧子月科技有限公司LOGO

    欢迎访问北京智慧子月科技有限公司

热点内容

Hot content

视频推荐

VIDE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