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老专家送科技下乡 为粮食增产再赋能——仁寿县老科协开展蓄留再生稻与稻水象甲防控技术培训 

来源:    综合作者:     2025-04-28 21:04:38    浏览量:

       汪洋镇是县域再生稻的主产区,仁寿县老科协有关专家去年初就在当地设置了《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规程》示范点。2025年4月26日,县老科协农业专业委员会的3位资深老专家(研究员叶德成和高级农艺师李伦、邹朝文)


仁寿县老科协2024年设置的汪洋镇再生稻高产示范田剪影

       再次深入汪洋镇群策村和四公社区田间地头,为百余农户送上了一场“科技及时雨”。 这场聚焦再生稻栽培与稻水象甲监测防控的现场培训,以“零距离”指导破解生产瓶颈,为发展粮食产业、助力乡村振兴注入科技动能。


  深耕沃土破瓶颈、科技培训解难题。仁寿县汪洋、宝飞、彰加、慈航、钟祥等南部地带镇乡,温光条件较为优越,是县域适宜的再生稻生产区域。然而,受限于传统种植观念和粗放管理模式,当地再生稻亩产长期徘徊在100—200斤,资源潜力亟待挖掘。         县老科协依据上年示范经验,通过前期调研,精准把脉,迅速制订“技术培训+田间指导”双轨方案,将课堂搬到生产一线。培训现场,叶德成专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从品种选择、中稻栽培、留桩高度、水肥调控到收割时机等关键环节,为农户详细讲解再生稻高产技术。“过去只知道留稻桩能再长一季,没想到施肥、灌溉、晒田都有讲究!”学员杨秀英在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要点,她激动表示:“老专家说去年汪洋镇示范点的高产田亩产达到了近500斤,这让我们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增产希望!”

  筑绿色植保屏障、防范检疫性虫害。针对群策村、四公社区等稻水象甲历史发生区,老专家们同步开展监测防控培训。这种被列入全国农业重大害虫名录的外来物种,幼虫啃食稻根、成虫破坏稻片,轻则减产20%、重则颗粒无收。李伦专家通过实物标本展示、虫害模拟演示等方式,详细讲解稻水象甲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及监测预警方法,重点传授了“物理阻隔+生物天敌+精准用药”的绿色防控技术,为再生稻生产筑起科技防护网。

  老专家余热生辉、夯粮食增产基础。此次培训,通过满头银发的农业专家们耐心细致地传道授业解惑,为“中稻+再生稻”种植制度应用规模的不断拓展提供了人才保障,为仁寿南部“秋粮+晚秋粮食”生产提供了科技支撑,夯实了当地粮食持续增产的基础。

  老专家们的专业素养和奉献精神深深感染着参训学员。“这些老师都是农业战线的‘活字典’,把一辈子积累的经验再次毫无保留地教给我们,太珍贵了!”

  县老科协会长何建松表示,将持续跟进技术指导,通过建立示范田、开展田间现场培训等形式,确保“再生稻高产栽培与稻水象甲绿色防控技术”落地生根。

  这场“接地气”的科技培训,点燃了仁寿县南部农户大力发展再生稻的热情,探索出银发力量助力仁寿县“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建设”新机制。(仁寿县老科协)


  • 北京智慧子月科技有限公司LOGO

    欢迎访问北京智慧子月科技有限公司

热点内容

Hot content

视频推荐

VIDE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