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邛崃籍89岁川剧艺术家张崇林执导传统川剧大幕戏《柳荫记》

来源:    综合作者:     2025-09-09 15:11:18    浏览量:

     “绿荫深处闻啼鸟,柳丝不住随风飘。梁祝化为比翼飞,生死同心不动摇.....”9月7日下午,传统川剧大幕戏《柳荫记》在四川省川剧院剧场正式公演,颇受业内人士和戏迷好评。担任这部大戏导演的,是邛崃籍89岁的川剧艺术家张崇林先生。


  川剧《柳荫记》是可以与《罗密欧与朱丽叶》相媲美的经典爱情故事,以梁山伯、祝英台柳荫结拜为剧名,讲述了祝英台女扮男装求学并与梁山伯相恋,最终因封建礼教阻挠双双殉情化鸟的故事。


  89岁的张崇林老先生担任导演、对青年演员进行口传心授,是四川省川剧院此次复排的一大亮点:“我从事川剧70多年了!这个戏1952年去北京演出就获了奖,《柳荫记》的传承历经陈书舫、袁玉堃,再到陈智林、张素煊,直至现今的青年演员,三代人的不懈努力铸就了这部‘经典’。”


  当得知9月5日《柳荫记》进行带妆彩排的消息后,新山书屋朗诵俱乐部的薛桂兰约上几位朋友从邛崃赶往省川剧院彩排现场,为的是一睹家乡为川剧艺术倾注了毕生精力的老艺术家张崇林先生宝刀不老的风采。


 “微风吹动水荡漾,飘来一对白鸳鸯。形影不离同来往,两两相依情意长。弟兄结拜情义重,好比鸳鸯配成双……”,分别饰演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两位演员行腔优美的表演,让薛桂兰如痴如醉,尤其是现场目睹张崇林老先生全程倾心投入彩排现场,更是心生感慨:“89岁高龄的张老先生是我们邛崃人的骄傲,他的执著和敬业更是邛崃人的楷模,彩排现场认真抠每个演员的细节,还亲自示范唱腔。也许是受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爱情故事的浸染,每个邛崃人的骨子里都有琴瑟和鸣的浪漫爱情,张崇林先生心中的爱情更是如此,浪漫、温情又有力。一改传统梁祝的化蝶为化鸟的川剧《柳阴记》,是张老先生心中的梁祝,也是邛崃人心中的梁祝!”


  四川省川剧院院长陈智林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在《柳荫记》中饰演“梁山伯”一角。他认为,张崇林先生对《柳荫记》的精髓有着深刻理解。在他看来,老艺术家的“传帮带”不仅是技艺的传授,更是文化自信的传递,青年演员在这个过程中能找到艺术耕耘的根基。”

  张崇林先生告诉笔者,20世纪80年代,他曾在邛崃川剧团执导川剧《柳荫记》。邛崃川剧团在成都演出一个月,观众场场爆满,甚至出现一票难求的情况。这次受省川剧院邀请复排《柳荫记》,他希望能把老祖宗留下的精髓传下去。为此,尽管年事已高,他仍坚持示范指导,与年轻团队通力合作,力求打造“青春版”《柳荫记》。“这一次是省文联主席、省川剧院院长陈智林邀请请我来复拍这个戏。省川剧院曾经演过《柳荫记》,当年请的是台湾的导演。这个戏我排过多次,有点经验。希望通过复排这个戏,让青年人学到川剧的精髓。让传统文化传承发扬下去,这是我的心愿。”


  9月7日下午,时长两个半小时的《柳荫记》在四川省川剧院剧场正式公演。这台经过数月排练,在89岁的张崇林先生及由“80后”与“00后”川剧人共同参与的传承实践的川剧大戏,成为奉献给蓉城观众的一份精美璀璨的秋日礼物。


  邛崃市文联主席李论当天现场全程观摩了这台大戏后表示,张崇林老师心系梨园,89岁高龄仍然不辞辛劳亲自导演川剧《柳荫记》,以毕生的心血滋养川剧新苗,这种精神让人非常感动。“这一次的演出,演员多数是00后的年轻人,让人耳目一新,印象深刻。张崇林老师的践行,将经典的种子播撒在年轻一代演员的心中,这是对传统最深的敬畏,也是对未来最美的托付。” (向丽琴/文图)

  • 北京智慧子月科技有限公司LOGO

    欢迎访问北京智慧子月科技有限公司

热点内容

Hot content

视频推荐

VIDE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