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兴文县天府银龄(老科协苗乡银龄科技服务团)调研仙峰苗族乡竹笋产业:见证 “黑转绿” 振兴路

来源:    综合作者:     2025-07-30 19:51:23    浏览量:

       7月27日,兴文县老科协党支部书记兼会长、天府银龄科技服务队(老科协苗乡银龄科技服务团团长)彭屏,率领老科协社会人才及农业农村服务队的老专家、老领导共计21人,在仙峰苗族乡副乡长冯毅的陪同下,专题调研乡村振兴与产业转型、农旅融合发展工作。实地考察了这座曾以煤炭、硫磺为经济支柱的山区,如何成功将“黑色遗产”转型为“绿色财富”。


  调研组不畏酷暑,前往位于宜宾市海拔最高处(1795米)的仙峰苗族乡——全国第三个方竹之乡,深入富康、鹏宇(云岭山珍公司)方竹专业合作社,详细调研方竹的管护工作及产业链(加工)发展情况。首先,调研组来到鹏宇专合社的科技育苗(省内首例竹米育苗)基地,观摩了科学播种育苗的一年生、两年生新技术示范情况。随后,继续参观考察富康、鹏宇两个专业合作社的方竹迷宫基地,目睹了管护得当、长势旺盛、丰收在望且设施完善(水、路)的方竹示范现场。接着,调研组前往鹏宇专业合作社(云岭山珍公司),观看了竹笋清洗、平头、回泡、分级等繁忙的加工生产流程。最后,在该加工厂会议室召开了座谈会。


  鹏宇专合社负责人陈文超、富康专合社负责人陈文富及云岭山珍公司负责人陈佳莉,以及原县林业局党委书记陈文权分别介绍了相关情况:两个合作社各有会员100余户,其中脱贫户分别为11户和38户。土地总面积超过26000亩,具体分别为11000多亩和14000多亩,其中陈文超自有4000多亩,陈文富自有2000多亩。合作社每年解决劳务用工5000多个,发放劳务工资50多万元。两个专业合作社的年总产值接近3000万元,专合社农户人均方竹纯收入达1万余元。此外,合作社还将所育方竹苗无偿提供给农户种植,积极支持农户发展该产业。

  方竹笋加工厂占地1000多平方米,是仙峰苗族乡政府争取国家投入500多万元,并自筹140多万元建成的自动化生产流水线。去年11月,通过招商引资引进陈文超(四川云岭山珍有限公司)入驻该厂后,该公司又追加投资200万元,扩建了400多平方米的收储房。平时用工约50人,每个工人月工资4000余元,按时发放。年加工精品方笋2000吨左右,产值可达2000多万元。

  在座谈中,大家满怀感激地说:这个产业的发展,要感谢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和精心指导,还要感谢兴文县老科协精准建言、科学指导。


  副乡长冯毅对全乡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首先,全力推进方竹产业链建设(目前规模已超过十万亩,并成功建成两座工厂,分别为年产量可达三千吨的竹笋加工厂和竹炭生产厂,同时荣获“中国方竹之乡”称号及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其次,积极拓展烤烟与蔬菜产业;第三,大力发展以艾草为主的中药材产业;最后,持续推动旅游康养产业的稳步发展。

  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首先,交通设施尚需完善(众多林区尚未通公路,导致方笋的采收和运输极为不便,大幅增加了成本);其次,科技兴林力度有待加强;第三,品牌效应亟需进一步发挥;第四,销售渠道仍需拓展;最后,加工模式尚待深入探索。




  县老科协党支部书记、会长,天府银龄兴文县老科协苗乡银龄科技服务团团长彭屏在总结时强调,仙峰苗族乡的转型实践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一是转型思路明确,打破“挖煤吃饭”的路径依赖,坚定绿色发展方向;二是充分利用海拔、气候等独特优势,巧妙将“凉资源”转化为“热经济”;三是农旅融合持续深化,方竹笋产业与康养旅游形成良性互动;四是农家乐协会牵头规范服务,提升接待品质;五是“仙峰方竹”品牌效应初显,市场认可度稳步提升。他特别指出,老科协将充分发挥其“银龄智囊”的独特作用,在技术培训、流程优化、销售模式创新等多个维度上持续深耕,为仙峰苗族乡的绿色转型之路保驾护航,确保其步伐更加稳健,前景更为广阔。同时,要求老科协社会人才、农业农村服务队将调研成果形成调研报告,报送县委、县政府相关领导及相关部门决策参考。

  此次调研不仅是一次成果考察,更是一场科技赋能的“精准对接”。老专家们用脚步丈量苗乡振兴之路,用智慧为绿色产业把脉,让“银龄力量”成为仙峰苗族乡从“黑色经济”向“绿色经济”跨越的重要推手。

  县老科协党支部委员、副会长,兴文县天府银龄老科协苗乡银龄科技服务团副团长刘宗武主持了此次座谈会。(曾刚 李道伦 李立权)


  • 北京智慧子月科技有限公司LOGO

    欢迎访问北京智慧子月科技有限公司

热点内容

Hot content

视频推荐

VIDE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