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何家祥:秋收

来源:    综合作者:     2025-10-04 12:03:51    浏览量:


何家祥(四川广安)



  八月桂花香,香满川东廊。万亩稻谷熟,一泻天地黄。炊烟直上云,斜阳照故乡。对于乡间田园,八月是秋收的佳期,也是人们最劳累最喜悦之时。我家那块早花生颗粒饱满,但有的生秧。本想把花生挖了再去收稻谷,可稻谷有一部分倒必须扶起。

  面对初秋炎热,只有晚饭后去稻田里干活。早上有露水便去菜土里做事。从安徽,河南,山东等地开来的收割机早已停满火车站公路旁。他们很聪明,也很辛苦,在三四十度高温下搭个简易帐篷就算是临时家。没有空调降温,只有蒲扇硬扇。所用生活水全从火车站公用厕所去取,没有人反对,没有人说三道四。出门在外生活不易,加之四川农民天性善良,还经常给他们买水送西瓜。

  晚上我一放下碗筷跑到田边去扶倒了的稻谷,那些倒下的稻谷长出嫩白的谷芽,肥料施多了就会出现那种情况。一边扶一边揩脸上的汗,汗如雨下,虽然穿了劳动服,没几分钟就把衣裤打湿。眼睛被谷灰扑入,再加上汗水浸蘸又痛又痒,实在受不了就用沾满脏泥灰的手去揉按眼角,谁知道越揉越痛。

  妻背着背篼出来看到我满脸大汗,心疼极了就把收割机师傅喊来。让我立即停止扶谷。离天黑还有一个多小时,马上收割不算晚。我从密集的稻田里趟出来,感觉一下子凉爽许多。开车回去把晒谷子的蓬布拉出来铺在往年晒的地方。顺便请了一辆大三轮车二十五元一趟,直接从收割机里装上稻谷拉回来倒在蓬布上,只等第二天分匀均晾晒。十三挑田共拉四车,非常快,收割也很顺利,五千多斤谷子一个小时就完成,又是一个丰收年。

  收完谷子,第二天一早就开车去土里挖早花生,土沙,直接用手扯,两个小时便把花生扯完,妻扯,我把扯完的花生连藤整齐的装在面包车上。拉到晒谷子的地方卸下来开始忙着去把谷子摊开,太阳大,天气热,好在火车站物流园区附近有高茂的绿化树遮太阳。把谷子全部摊晒起后就蹲在大树下摘花生,邻居过来又赞我们的花生好又夸我和妻能干,还帮我们摘花生。

  摘完花生,妻装了一袋给邻居吃,邻居不肯收,妻硬塞给她。我和妻把花生拉到水塘里去洗,那装花生的箩兜坏了,花生从漏口跑出,浮在水面上。妻想去抓,我赶紧拉住她的手不让她去抓,万一跌进深处就麻烦。我抢过装满花生的箩兜与妻打趣道:“这箩兜用了几十年了,不晓得好久才退休?”妻听后抬起头,我猛然发现妻瘦黑了许多,但干劲十足。她向我笑笑没说话,继续用脚踩箩兜里的花生。

  这些年真的辛苦她了,一大家人她全操心。农活,家务,生意,孩子,老人……什么事都安排得满满的,什么事都做得巴巴适适。我自己感觉一直是她助手,仔细想想,做她的助手也是一种荣幸,更是一种幸福。人的幸福并非多财多权多利,而是在平凡的生活中过日子,相互体贴,相互关心,相互理解,不攀比,不较劲,不做对不起双方的事,把自己实际的平淡日子过真实就够了。

  洗完花生,我用手纸帮妻揩汗水,妻觉得受宠若惊,不让我揩,用自己的衣袖拭了一下脸颊。我背起一背,端起一箩兜花生往车上放,裤子衣服被水淋湿,当把车开到晒谷子的地方,倒上花生,用爪子把花生抓开后,那衣服裤子又被太阳晒干。妻把蜂糖水,荷香正气液还有醪糟汤圆端出来让我喝,我只能喝蜂糖水,免得中暑。

  坐在车背面,还有绿化树下乘凉扇蒲扇,守谷子,隔两小时把晒着的谷分干子,那样可以使谷子晒得彻底,早点晒干。当谷子晒上两个大太阳后就开始收进仓里。多余的以每斤一元五卖给安置房小区里的熟人,他们没种谷子,买些备用也划算,我们家的谷子没打药,好谷种,吃着放心。

  谷子晒干但花生还没有晒干,园区晒坝离校小区有段距离,不可能独独把花生晒在那里,容易丢,所以把花生收回来,第二天就在楼下晒。小区人多,再怎么打广子也比晒谷子那地方放心。头晚忙着收谷子,车谷子,称谷子,卖谷子,拉谷子进仓……忙到晚上十二点,洗漱完差不多一点半。娃娃们一睡下就是第二天十一点,我和妻把花生晒好后就弄饭吃,吃完午饭大家又开始酣睡。

  我的眼睛被谷灰感染,眼黛肿起来,妻用热开水帮我敷,又用眼药水滴,娃娃们知道后,就用洗面奶帮我清洗谷灰,老三老四还特意告诉我清洗方法,虽然眼睛还疼痛,但家人们的温暖把疼痛镇下去许多。我让孩子们安心补瞌睡,我注意着天气变化,天气预告说的有暴雨,楼下晒着花生,我不敢睡。妻躺在沙发上睡着了,妻也太累了,都不忍心打扰。

  大概四点多时,外面乌云密布,大风刮起,我赶紧跑下楼一看,在打雨点,小区四五个老头老太婆正忙着给我们收花生,边收边笑着说:“这个花生没人收,我们各收各得!”我也开玩笑说;“要得,可以!”我出门时,妻也醒了,跟着我跑下楼,当把花生收完时。雨下大,风更猛。妻把花生端起挨着请老太婆老头吃,老人家们只抓了一小把道;“和你们开玩笑的,哪里会要你们辛苦种的花生呢!”妻笑着回道:“也要感谢你们帮忙收花生,你们别客气,吃嘛!”

  回到楼上,心中有了感想,都说转行的农民思想保守,相互冷漠,爱占小便宜,自私自利,可从这件事看并非如此。他们是一群纯朴善良的留守老人,在家带孙子,没有劳力种田地,加之大部分田土被征用,有足够多的时间休息,三五成群乘凉拉家常。他们更注重与楼上楼下邻居搞好关系,而不是大城市里的人,进门出门都不见面,看似群居楼盘,实则陌生不少。但与我们安置房小区所住的这些可爱的老人们很有爱心,值得我们尊敬。这个秋天我们不但收获了粮食,还收获了宝贵的精神食粮,那就是小区人与人之间关心与照顾。

【作者简介:何家祥,四川武胜人,长住阆中古城。爱生活,更爱散文。有零星作品见刊获奖,现为阆中作家协会会员,南充散文学会会员,四川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




  • 北京智慧子月科技有限公司LOGO

    欢迎访问北京智慧子月科技有限公司

热点内容

Hot content

视频推荐

VIDE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