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中国民间人才网 京ICP备2023017440号
市老科协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谢强主持论坛。他简单回顾了这次论坛的筹备过程。市老科协于2024年7月3日发出征文通知,得到了老科协各工委、各团体会员单位、各区(市)县老科协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截止9月底,共征集到符合要求的征文68篇。
市老科协特聘的评委们以严谨的态度,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征文进行了公正、客观的评审,将有科技研发、科技创新和实践经验代表性且名列前茅的《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助推智能装备产业跨越发展》《关于百里画廊文化具象化表达、展现的建议》《大邑县农产品产地冷链体系建设及运营的调研报告》三篇作品评为“优秀论文”。
论坛上,聂劲、郑贵华和杨斌三位获得优秀论文奖的作者代表进行了交流发言。
市老科协韩春林会长为三位获得优秀论文奖的作者代表颁奖。
随后,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著名的印开蒲研究员做了《追寻百年历史,见证环境变迁 —— 重走威尔逊之路》的专题讲座。通过250组跨越百年时空的新老对比照片,生动且真实地展现出中国西部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改革开放30周年以及西部大开发10周年以来发生的巨大变化,给人带来心灵的震撼、启迪与反思。其中倡导的当代社会应可持续地利用资源,呼吁人类更多地尊重和敬畏自然,期望大家共同关爱中国西部这个世界园林的发源地将是我们永恒遵循和探索的主题。
印开蒲研究员长期从事植被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等领域研究,主持多项国家级、省级重点课题;主编和参加编写《川西珍稀植物及花卉》《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等专著10本。1996年获“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专家”;1999年获“国务院政府津贴”; 1999年和2003年两次获得“全国自然保护先进个人”;2023年获“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2023年3月,印研究员因其突出的贡献获得四川省政府通报表扬。
三位作者代表和印开蒲研究员的精彩发言和演讲不时被会场热烈的掌声打断。与会者纷纷表示,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这次论坛,紧紧围绕成都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难点开展学术交流探讨,积极建言献策为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决策服务。从不同角度展现了我们老科技人,围绕成都高质量发展理念做出新贡献的科技智慧和力量。
最后,韩春林会长做了总结讲话,他代表市老科协对为本次论坛成功举办而精心撰稿的各位老专家、老科技工作者和全市老科协系统的各级组织者表示衷心感谢!
关于新一年的老科协工作他提出三点希望:
一是进一步营造更好的学术研究氛围。明年的学术论坛,希望在总结学术研究成果和工作时,多一些照片、图文来交流,使论坛更形象、更生动。通过年年举办类似学术交流,给大家提供更多相互借鉴学习的机会,以更优的服务鼓励坚定老科技工作者进行建言献策、调查研究、勇于科学实践探讨的决心和信心。
二是拓宽视野,关注学术前沿。充分发挥老科技工作者的智库作用,不仅要专注科普类,还要探索学术类、知识类的研究和课题,多发现、多推荐像印开蒲老师这样为代表的在多领域有突出贡献的老专家,特邀他们来给我们作报告,建立联系,以紧跟时代步伐,为办好具有创新性的论坛奉献智慧。
三是希望共同努力,把老科协工作做好。老科协姓“科”,老科协的同志们以前很多都做过与科技管理有关的工作,昨天来锦江区汇泉路社区调研的中国老科协李学勇会长,之前就是科技部的党组书记。我们既然都跟“科”结缘,跟“老”字有联系,就要热爱这份事业,要服务好老科技工作者,齐心协力把老科协的工作做好。
最后,祝愿大家在初冬季节能够保重身体,暖时要减衣,冷时要加衣,平安健康,阖家幸福,谢谢大家!(成都市老科协 秘书处)
欢迎访问北京智慧子月科技有限公司
热点内容
Hot content
视频推荐
VIDE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