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中国民间人才网 京ICP备2023017440号
9月23日,宜宾市老科协会同叙州区老科协到叙州区双龙镇黄格村开展全国科普日活动和黄格村科技示范总结暨技术培训会。市老科协各专委会主任、副主任和部分专家代表,叙州区老科协、双龙镇政府、黄格村长安组种植户近50人参加了活动。宜宾市老科协会长郑耀银、副会长温政敏、监事长刘惠、叙州区科协党组书记田明文、副主席朱梅、叙州区老科协会长郑朝洪、副会长兼秘书长李国江、副会长郑启友、双龙镇镇长郎超平、副镇长巫丽娟等领导参加了活动。
上午8:30,参加全国科普日活动人员分别从宜宾、叙州区出发前往双龙镇黄格村,首先参观了市县老科协联合在双龙镇黄格村开展水稻试验示范的再生稻现场后,在黄格村委会会议室召开了全国科普日活动和科技示范总结暨技术培训会。
活动由宜宾市老科协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郭建华主持。会上,郭建华首先宣读了2024年水稻新品种荃优607和微生物菌剂大区对比试验测产结果,黄格村长安组种植户代表对今年示范种植水稻新品种荃优607的产量表现和食用情况作了发言,市老科协现代农业与乡村振兴专委会主任、正高级农艺师余世权,副主任、高级农艺师陈家权就今年试验示范的效果及存在问题发了言,副秘书长李孝轩对今年开展荃优607新品种示范和微生物菌剂大区对比试验情况、存在问题和下一步如何改进栽培技术,开展优质稻高产攻关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技术培训。
今年在双龙镇黄格村开展的优质水稻新品种荃优607示范和微生物菌剂大区对比试验是成功的,农户对收后的产量表现和米质也是满意的。今年示范的23亩荃优607测产平均亩产达到685.41公斤,比叙州区上年水稻平均亩产增长26.06%,微生物菌剂大区对比试验同田同比增长8.72%,增产效果明显。但今年示范中存在行距太宽,密度不够;投入不足,穂数不够;治虫不力,枯心较多三个突出问题。围绕如何实现亩产800公斤以上,就选用品种、适时播种、合理密植、增加投入、防病治虫和蓄留再生稻等方面作了比较系统的培训。同时肯定了微生物菌剂在水稻上应用的增产效果,指出了微生物菌剂代替不了肥料,也代替不了农药。并就改进栽培技术、开展高产攻关向种植户作了算账对比。培训收到了较好效果。
培训结束后,双龙镇镇长郎超平非常感谢市区老科协对双龙镇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的关心、支持和指导,并简要介绍了双龙镇的资源特点和发展现代农业、实现乡村振兴的空间很大,希望市、区老科协继续给予指导。叙州区老科协会长郑朝洪、黄格村支部书记韦如轩等在发言中感谢市老科协在开展优质稻示范、助力乡村振兴、和美新村建设取得的成效表示衷心的感谢。
最后,市老科协会长郑耀银在讲话中,着重强调了三点:一是围绕主题抓好科普日活动,推进科技为民服务。今年全国科普日活动的主题是:“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协力建设科技强国”。今天,我非常高兴活动得到区科协、区老科协、双龙镇镇政府、黄格村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国家对科普工作,早已立法,《科学技术普及法》中明确规定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在全社会形成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氛围。要把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推进科技为民服务作为老科协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组织老科技工作者为经济和社会高质量发展发光发热。二是充分肯定今年开展科技示范取得的成效。今天看了黄格村的现场,中稻收获就遭遇了历史少见的连晴高温天气,干旱严重,再生稻发苗不是很好,但头季示范的23亩优质稻正季长势还是很好的。总体上讲,经过市区老科协、黄格村委、种植户的努力,在黄格村试验示范的效果是成功的,种植户反映也是满意的。三是建议明年在更大范围内推广,让更多的农户得到实惠和好处。今年新品种示范取得成功,明年要加大力度,加速推广,加快成果转化。希望在其他产业,包括红粮,蚕桑产业上可以结合产业发展实际和镇村需求,加强联系,在助力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今天我们组织各专委会部分同志参加今天的活动,就是希望各专委会要结合各自的专业优势特长,思考怎么样为做好乡村科普工作,助力乡村振兴服好务。(宜宾市老科协)
欢迎访问北京智慧子月科技有限公司
热点内容
Hot content
视频推荐
VIDE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