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传承两弹一星精神,点亮少年梦想——绵阳市关工委科技宣讲团走进龙门学校

来源:    综合作者:     2025-10-16 14:33:29    浏览量:

       当“两弹一星”的精神火炬遇上蓬勃向上的青少年,当微观世界的磁滞回线连接起浩瀚宇宙的探索征程,一场兼具深度与温度的科技宣讲活动在绵阳市涪城区青义镇龙门学校拉开帷幕。2025年10月15日,在龙门学校近180多名师生,绵阳市关工委科技宣讲团带来了一场以“两弹一星”精神为核心,以科学传承为脉络的精彩活动,为六年级师生及学校少先队大队部成员开启一扇通往科技世界的大门。


        此次活动汇聚了多位嘉宾。市科协委员、市关工委科技团团长张光明(电子科技大学毕业),不仅是深耕磁性材料领域的资深科研人,更是参与过新中国核试验与卫星任务的“科技老兵”;中国曲协会员、省喜剧协会副主席冷波,则将以艺术表演的形式,为活动增添别样活力。龙门学校校长姚清、德育主任杨浪、德育副主任章雪梅也将与师生共同参与,在互动交流中传递科学热情。


       活动议程丰富紧凑,每一个环节都精心设计,旨在让“两弹一星”精神深入人心,让科学种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姚清校长首先将为活动致辞,欢迎宣讲团的到来,同时鼓励同学们以开放的心态拥抱科学知识;随后,张光明团长将作为核心宣讲人,带领师生走进“从磁芯材料到中国天眼”的科学世界。


       提及张光明团长的宣讲内容,那藏在磁滞回线里的精度与宇宙回响,堪称一场科学盛宴。半个世纪前,他在成都电訊工程学院实验室专注观察磁芯材料的磁滞回线,那些起伏的曲线,是卫星通信开关组件的“生命密码”;如今,站在中国天眼(FAST)观景台,他看到这座“宇宙巨眼”捕捉的射电信号,与当年研究的磁芯原理奇妙呼应。宣讲中,张团长会用生动的比喻为同学们解惑:磁芯就像“电磁海绵”,能实现电信号与磁信号的转换,而磁滞回线则是记录这一过程的“心电图”。为了让卫星在3.6万公里高空稳定传输信号,他和团队曾为磁芯磁滞回线0.1微米的精度,在实验室反复打磨、调试,用实际行动诠释科技里的“工匠精神”。



        更令人惊叹的是,张团长会将微观的磁芯与宏观的中国天眼联系起来。他告诉同学们,FAST的4450块反射面单元,就像无数“小磁芯”组成的“大阵列”,捕捉着宇宙中脉冲星的“心跳”、黑洞的“低语”。磁芯追求“毫米级”精度,天眼攻坚“毫米级”形变,二者虽领域不同,却同样彰显着中国科技工作者一脉相承的“精度执念”。而FAST能“听”到百亿光年外的信号、发现数量远超同期国际射电望远镜的脉冲星,更让同学们直观感受中国科技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


       除了干货满满的宣讲,冷波先生的表演则以艺术形式活跃现场氛围,让科学与艺术碰撞出奇妙火花;张光明团长还代表宣讲团向学校捐赠《关爱明天》杂志和科技物品,为学校科技教育注入新资源;学生代表敬献鲜花的环节,更是师生间敬意与感恩的温馨传递。


       从磁芯实验室里的执着坚守,到中国天眼的浩瀚探索,从“两弹一星”精神的传承,到青少年科技梦想的点燃,这场宣讲活动不仅是一次知识的传递,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相信在张光明团长等科技工作者的引领下,龙门学校的同学们将从磁滞回线的精度中读懂坚持,从宇宙回响的信号中激发探索欲,以“科技报国”为信念,在未来的“科技接力赛”中,为国家科技发展添砖加瓦,书写属于新时代青少年的科学篇章! (刘敏/报道)

  • 北京智慧子月科技有限公司LOGO

    欢迎访问北京智慧子月科技有限公司

热点内容

Hot content

视频推荐

VIDE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