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中国民间人才网 京ICP备2023017440号
(培训合影)
6月22-24日,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草食动物团队成员、四川省科技下乡万里行75团肉牛服务团队首席专家王杰副教授,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临床兽医系成员、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左之才教授团队成员、筠连县科技特派员苟丽萍讲师,四川省畜牧总站曹伟正高级畜牧师团队成员、四川省“三区”科技人才、筠连县科技特派员洪宁畜牧师,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草食动物团队成员余横伟特聘研究员,协同成都楠水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张俤,携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肖江海、申娜、2024级硕士研究生徐御林,动物营养研究所2023级硕士研究生田嘉、2024级硕士研究生卢国城、马浩、2025级硕士研究生陈钊洋,到筠连县沐爱镇金銮村筠连黄牛集中保种场开展筠连黄牛种质资源研究,并在巡司镇红星村举办了筠州牛匠培训。
(观察筠连黄牛)
6月23日,在筠连县肉牛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筠连县科技特派员服务团业务团长王成教授的陪同下,王杰副教授一行抵达位于沐爱镇金銮村五组(原金塘村二组)的筠连农旅商贸集团有限公司筠连黄牛集中保种场。王杰副教授、苟丽萍讲师、洪宁畜牧师、余横伟特聘研究员给到场的硕士研究生介绍了筠连黄牛及其品种特性、分布情况、在省内外的占位与影响情况,四川农业大学动物营养研究所2023级硕士研究生田嘉来自湖南永州,她说她第一次看到在筠连县生长的川南山地牛又叫筠连黄牛非常新奇,连问几个老师几个为什么。
大家通过与筠连黄牛集中保种场驻场兽医余敏现场深入交流,全面了解了筠连黄牛的饲养现状、保种技术措施、未来规划以及当前的技术需求等关键信息。为进一步支持集中保种场采用科学手段进行保种与合理利用,王杰副教授一行还为筠连农旅商贸集团有限公司集中保种场能繁母牛安装了成都楠水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智能项圈用于检测筠连黄牛发情状况,以便能繁母牛适时配种。
(理论培训)
6月24日,在筠连县经济商务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巡司镇人民政府组织下,筠连县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在位于巡司镇红星村二组的巡司镇红星村党群服务中心2楼会议室举行了筠州牛匠培训。洪宁畜牧师介绍了筠连黄牛在全省牛种中的地位及其在川南山地牛的引领作用,发展筠连黄牛就是筠连肉牛产业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所在,大家不要认为只是保种那么简单一句话;苟丽萍讲师则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肉牛前胃常见疾病的识别,指出了这些疾病的发生肯定与饲草饲料饲喂有关;王杰副教授针对筠连县肉牛养殖情况,着重指出在肉牛养殖过程中,不同阶段肉牛有着不同营养需求,降本增效其中之一的措施就是务必重视肉牛营养需要、切实做好日粮搭配。来自筠连县农业农村局产业发展与品牌培育股的筠连县科技特派员沈华高级兽医师,还介绍了全县肉牛新型经营主体培育与肉牛新农人培养情况。
(洪宁畜牧师:筠连黄牛引领牛产业)
(苟丽萍讲师:前胃疾病好预防)
(王杰副教授:肉牛日粮巧搭配 )
鉴于巡司镇红星村是四川最早生产红茶的地方(巡司公社红星大队茶厂),筠连县科技特派员服务团还特别邀请了巡司镇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茶业高级农艺师、筠连县科技特派员陈志远,介绍了红星村茶业发展历史以及当前茶叶管理要点,要求红星村民重视这一文化。红星村是巡司镇茶叶、肉牛主要产区,发展具有同等地位。
(陈志远高级农艺师:红星村是川红源头)
在巡司镇红星村党群服务中心2楼会议室理论培训结束后,王杰副教授、余横伟特聘研究员、五名科技特派员(苟丽萍、洪宁、沈华、陈志远、王成)还深入巡司镇红星村六组(原西牛村一组)苗族姑娘柳昌惠的筠连县咪彩家庭农场实地指导家庭肉牛生产、座谈了解肉牛养殖收益情况。
(座谈了解)
随后又去巡司镇银星村党群服务中心附近了解了八一茶山历史,并在位于巡司镇银星村一组鲜叶交易市场内的筠连县老香茶业有限公司座谈,了解了全县茶业生产与废弃茶树茶叶产销情况。王杰副教授当场提出“茶饲牛、粪还茶”的生态闭环发展思路:利用废弃的茶树茶叶作为筠连黄牛的特色日粮,充分利用茶树茶叶的营养价值,同时将牛粪经过处理后转化为有机肥料,用于茶园种植,不仅有望降低养殖和种植成本,还将有效提升茶叶与牛肉的品质,形成生态友好、经济效益显著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为筠连县巡司镇茶业、牛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王成 申娜/文图)
欢迎访问北京智慧子月科技有限公司
热点内容
Hot content
视频推荐
VIDE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