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中国民间人才网 京ICP备2023017440号
贺仲华(左)
晨光熹微时,我们这支由眉山市富德生命人寿保险分公司中支续收部门经理谭影带领的"文化寻踪团",已踏着露水行至青神中岩寺山门前。
谭影经理手持门票在前引路,活像当代"东坡居士"——只不过这位"居士"腰间别着的不是酒葫芦,而是随时准备给客户的矿泉水。
客户经理徐翠梅陪着如意女士边走边说边笑,声音清亮惊飞了竹梢的麻雀,这倒与千年前王弗姑娘在唤鱼池畔的击掌声异曲同工。
"唤鱼池"三字犹带墨香,在赭色岩壁上鲜活得仿佛昨日才题写。我学着古人模样击掌三声,各色锦鲤竟真如得了军令般列队游来。同行的游客惊呼:"这鱼群莫不是买了谭经理的意外险?如此训练有素!"众人哄笑间,忽觉东坡先生就倚在池边那株千年银杏下,青衫落拓地冲我们眨眼——公元1051年那个初夏,他是否也这般逗弄着池鱼,偷瞄着未来那位"解人颐"的聪慧少女王弗?
转过"曲径通幽处",千佛长廊的摩崖造像正在上演"唐代表情包大赏"。弥勒佛的肚皮圆润如充了气的救生圈,观音菩萨的宝冠上停着只打盹的红粉蝶。游客们举着手机边拍边念叨:"这些菩萨要是活在当下,准能当网红。"我想起黄庭坚当年在此吐槽"岩花野草自春秋",如今倒要添上一句"直播打赏水长流"。忽见某尊罗汉像的耳垂缺了角,游客说这是文革时红卫兵用枪托砸的。一片唏嘘中,徐经理突然正色道:"所以咱们的文物保险产品..."——好个见缝插针的现代商业智慧!
登玉泉岩时,六旬高龄的如意竟把年轻人都甩在身后。在"仙人床"巨石上摆出贵妃卧榻的姿势:"当年杨玉环要有这体力,马嵬坡都能跑出百米冲刺!"岩壁间范成大的诗刻"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正被爬山虎温柔缠绕,而某处现代"到此一游"的刻痕则被景区贴上了"文明罚单二维码",古今对话间自有趣味。
十时许众游客在东坡读书楼小憩,木质窗棂将阳光筛成菱花格,恍见青年苏轼正以衣袖掸拭竹简上的尘埃。如今电子书泛滥的年代,这间斗室仍固执地散发着松烟墨香。谭经理突然从公文包掏出本《赤壁赋》:"咱们保险行业也该学学东坡,把'逝者如斯'的风险意识,写成'江上清风'般的豁达。"众人抚掌称妙时,檐角铜铃忽然叮咚,似是穿越时空的点赞。
下山途经"飞来凤"花谷,重瓣野山花开得烈烈如焚。几位九零后姑娘忙着用"一键成片"功能录制抖音,而石壁上陆游"细雨骑驴入剑门"的诗句前,真有头老黄牛在悠闲甩尾。古今两个次元在此奇妙叠合——当年骑驴的放翁,若见今日举着自拍杆的游人,怕要即兴赋诗《5G时代山行图》。
正午将至时,我们坐在岷江边的酒楼里剥着新鲜竹笋,欢快的享用午餐。
岷江河的游船次第开来,江水中浮动着光怪陆离的倒影。徐经理突然感叹:"你们说东坡要是现在来投保,该选重疾险还是养老险?"众人喷茶大笑中,我望着青山绿水的中岩倒影,忽然懂了何为"此心安处是吾乡"——千年前的书院钟声与今日的微信提示音,原都是生命长河里的美丽浪花。
归途车上,谭经理在微信群发了今日合影,配文"当代兰亭雅集"。我望着照片里每个人脸上热情飞扬的玉照,想起东坡在《前赤壁赋》里那句"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这中岩的山水何尝不是份永恒保单?保的是文化血脉不断流,保的是千年风雅永相传。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而此刻我们鞋底沾着的青神中岩寺山泥,正与北宋那场著名的"唤鱼联姻"沾着同一脉芬芳。
人生的美妙在于有青春,有爱情。有高山流水,有鸟语花香。有汗水挥洒,有五谷丰登。有独自探险,有友朋小酌。宛如一条小溪山谷鸣唱,欢腾入海,潇洒奔放。人生最美好的时刻,也就超不过来眉山青神倾心一游吧!
欢迎访问北京智慧子月科技有限公司
热点内容
Hot content
视频推荐
VIDE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