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中国民间人才网 京ICP备2023017440号
本文作者贺仲华 (北京墨笺香文学社副社长)
北宋风水典籍《雪心赋》有云:"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这五重境界,恰似人生棋局中的五步妙手,既道尽天地玄机,又指明人事可为。当代青年立于时代潮头,当参透这五重境界的辩证关系,既不囿于宿命樊笼,亦不陷于盲目亢奋,在知命而不认命的智慧中,走出属于自己的人生通途。
命者,天地所赋也,如棋局初开时的既定盘面。王勃二十六岁作《滕王阁序》,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皆显命格不凡。然命理大师袁树珊曾言:"命好不如运好,运好不如风水好。"北宋宰相吕蒙正少时家贫,在《寒窑赋》中慨叹"天不得时,日月无光;地不得时,草木不生",却终因运来而位极人臣。青年当知,命如种子,虽品种已定,但后天的培育更能决定其能否长成参天大树。遗传学告诉我们基因不可更改,但表观遗传学证明环境可以影响基因表达——这恰是古人对"命"与"运"关系的科学预见。
运者,时代潮流也,如棋局中的动态变化。曾国藩初入仕途屡试不第,却在太平天国运动中抓住机遇,成就"中兴名臣"。今日青年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新赛道不断涌现,较之古人有了更多"造运"的可能。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把握移动互联网气运,从普通程序员成长为科技领袖。所谓"尽人事",正是要在时代脉搏中找到自己的共振频率。考古发现,良渚先民五千年前就能根据水文变化调整聚落布局,这种顺应天时地利而动的智慧,至今仍熠熠生辉。
风水者,环境选择也,如棋手对弈时的落子方位。孟母三迁,终使孟子得教化之气;陶渊明归隐田园,方成千古诗文。现代科学证实,环境通过神经可塑性重塑大脑结构。硅谷之所以成为创新温床,正因其构建了人才、资本、技术的良性生态。青年选择成长环境时,当如宋代画家郭熙《林泉高致》中所言"远望之以取其势,近看之以取其质",既要着眼大势所趋,又要考量具体情境。敦煌莫高窟的营造者们,正是读懂了戈壁中的风水密码,才让艺术瑰宝穿越千年风沙。
积阴德者,心性修养也,如棋道中的气度格局。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德行之光照耀千年。现代心理学研究显示,利他行为能激活大脑奖赏回路,形成"善的循环"。青年马云创业初期坚持"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这种商业向善的理念最终成就了阿里巴巴。正如北宋理学家张载所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真正的成功从来不只是个人的辉煌。考古学家在殷墟发现大量祭祀甲骨,其中蕴含的"敬天爱人"思想,至今仍是中华文明的道德基石。
读书者,智慧明灯也,如棋谱中的千古妙着。苏轼"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终成千古风流人物。封建社会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之说,虽有它的局限之处,但读书有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增强能力之功,是毫无疑问的,因此,读书完全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今日知识更新速度远超古代,但读书明理的本质未变。张謇状元及第后投身实业,将圣贤书中的智慧转化为南通近代化的实践。神经科学研究表明,深度阅读能强化大脑默认模式网络,提升元认知能力。青年当如明代徐霞客,既读万卷书,又行万里路,让知识在实践中焕发生命力。大英博物馆收藏的敦煌《金刚经》刻本,见证了千年前中国人对知识传播的执着,这种精神永远值得传承。年轻的朋友们,无论我们遇到何种境遇,让我们静下心来读书吧!
五重境界,环环相扣。命为根基,运为机遇,风水为依托,阴德为底蕴,读书为阶梯。北宋改革家王安石在《洪范传》中阐释"五行"相生相克之理,人生五境亦复如是。当代青年不必如古人般将命运托付给占卜蓍草,而应以科学精神解读传统智慧。观三星堆青铜神树,可见古人沟通天地的渴望;看今日航天员翱翔太空,则是现代人改写命运的壮举。
人生如棋,落子无悔。知命而不认命,顺势而不随波,择境而不固守,积善而不求报,读书而不死读——此乃五重境界的真谛。青年立于天地间,当以苏东坡"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的豁达,以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情,在命运与奋斗的辩证中,下好人生这盘大棋。如此,方不负时代,不负此生,在五境交融处,遇见最好的自己。
欢迎访问北京智慧子月科技有限公司
热点内容
Hot content
视频推荐
VIDE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