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中国民间人才网 京ICP备2023017440号
贺仲华(四川Bxssyh099)
过去认为修车就是扳扳镙丝,理理电源线路,简单得很。
今年暑假在七里坪避暑近两个月,走之前,修车师傅将汽车电瓶的电源线的镙丝拧下来,防止汽车长时间不开,耗尽电瓶里的电。
两月后回家需用车,一点小事,不好意思去麻烦师傅,我自己带了扳手去上电瓶上的镙丝。
谁知这点小活,自己干得满头大汗,足足半小时才拧紧一颗镙丝。
原来车库没有灯,黑灯瞎火的看不见操作,只好将手机电筒打亮,一手拿电筒,一手拧镙丝,哪知另一头没有固定,一只手去拧,要么没对准镙丝帽,扳手套不着,要么镙杆又滑向另一端……
如次反复数次,累得我满头大汗,汗水将自己穿的衬衣全部浸透,额头上豆大的汗珠,直往脸上滚。
看来各项各业都有自己的艰辛,只是平时都是别人在为你负重前行,自己没有体会到而已。
那个闷热的车库夜晚,我跪在水泥地上,汗水在手机电筒的光柱里碎成盐晶。扳手第三次从螺杆滑脱时,突然懂得父亲常说的"吃手艺饭"三个字里,藏着多少月光下的老茧。明代《天工开物》记载铜匠需"心手相应",此刻方知这四字重若千钧——原来每道螺纹都刻着外人看不见的经脉。
敦煌壁画中的泥匠要在晨曦前调和彩砂,中世纪抄经修士常为一行金字熬红双眼。去年台风天,我看见电力工人悬在狂舞的高压线上,他们腰间工具碰撞的声响,与此刻我扳手敲击蓄电池的叮当,奏着同样的职业交响曲。苏轼在《稼说》里写"农夫不为旱涝辍耕",就像此刻明白修车师傅常年蜷缩在底盘下的腰伤,都是生活默不作声的勋章。
记得东京羽田机场的清洁工田村淳子,能将77种清洁工具用得如臂使指。她跪着擦拭洗手间的身影,与这个汗透衣背的夏夜渐渐重叠。所有精湛技艺的褶皱里,都藏着外人看不见的九九八十一难。就像《庄子》里庖丁的刀用了十九年还若新发于硎,背后是数千次对牛筋骨缝隙的凝视。
此刻拧紧的何止是电瓶螺丝?更是对平凡劳动者的敬畏之心。当我们享用外卖员风雨中送达的热餐,穿着纺织女工熬红双眼缝制的衬衫,是否听见三百六十行暗处的呢喃?《齐民要术》说"耕锄不以水旱息功",每个职业的艰辛都是文明穹顶的承重墙。放下扳手时,晨光正漫过车库铁门,那些被汗水擦亮的生活真相,终将成为照见彼此的光。
欢迎访问北京智慧子月科技有限公司
热点内容
Hot content
视频推荐
VIDE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