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中国民间人才网 京ICP备2023017440号
陈永强(四川)
山水镶古镇,水墨画川江。源远流长的沱江当它一路欢歌流 经成都、简阳、资阳,穿越资中、内江、自贡进入泸州境内,再 翻越流滩坝电站便进入龙马潭区胡市镇。这就是沱江在汇入长江 大河时的最后一个大型水陆码头——川江古镇胡市场。
据《直隶泸州志》载,早在800多年前的南宋时,胡市场便 是沱江与洹河(今濑溪河)交汇处的一大草市。场虽弹丸,然瞰 泸阳、通成都、际长江、襟泸渝,系泸县之保障所在。每日舟楫 上百艘浮江而至,下水船划浆,上水船河岸拉纤,川江号子不绝 于耳,百川贸易,迁徙之人往来络绎,必停泊于此,成为川江上 极为重要的交通码头。
上溯时间的长河,回顾历史的足迹。千百年来,沱江、泛河 不断拍打着这二水环绕的古镇。波涛曾颠簸过北方蒙古军队的战 船;这里的浪花曾映照过太史公杨升庵偕游洹河的英姿;这里的 渡口曾荡漾过南来北往商贾的中盐棒、滩子船;这里的古道上曾 留下了清道光翰林院大学士江国霖,川官黄鲁溪,举人陈耀庚、 陈英、高僧义芳、仲月的足迹。在洹河岸边的玉龙古刹大山门石 柱上,翰林院大学士江国霖书写的对联“玉垒共浮云千秋不变, 龙潭呈皓月万象俱空”,横批“慈云普荫”等刚劲大字,如今手 迹仍可鉴赏;在百花渡岸上有辛亥革命先驱佘竞成领导的同盟会战将冯显廷将军公馆遗址。有诗云“二水对双岩,龙眼有行列。 竹影满江楼,疑似玉龙雪。”把渡口的风物、景色跃然诗行,为 我们了解这个从南宋走来的古镇提供了佐证。
明代中期、胡市已成为一个由水运交通滋养成长的集镇,胡 市水陆码头已发展成为商贾云集、居民殷阜、第宅临江,甲于三 泸的风水宝地了。胡市的繁荣与沱江之上简阳的棉运,内江的糖 运,自流井的盐运以及洹河上的粮运,油运,煤运,矿石运,酒 运等行业的兴旺分不开的。每天从官道上运来的货物堆积鱼码头 上船,运往下江(长江中下游地区),从水路运来的物资又在此 中转。胡市场沿河粮铺、米铺、烟铺、茶铺、糖铺、盐铺、柴铺、 土特产品铺延绵数里,逢场天更是摩肩接踵,人声鼎沸。由于经 济社会有较好发展,从明以来,在胡市周边兴建了九宫十八庙, 其中就有嘉靖十五年,训通和尚始建的玉龙古刹等。无论庙会与 否,外地无数信男善女,吃斋念佛之人以及迁客骚人千里迢迢慕 名而来,祈求上苍保佑或叙事言志,借景抒情,成为各种文化汇 集,交流重要场所。有诗云: “胡市水光绕,三更闻楫声。两岸 渔火红,江上万家灯。水岸成一市,舟船向泸渝。尚利民风薄, 多金商贾尊。”可见昔日川江古镇的风光何等壮观。
一个由水运交通滋养成长的水岸会都,随着时代的变迁,陆 地汽车运输的方便快捷正在消逝。然而沉落的古镇却留下了悠久 历史与灿烂文化为人所纪。
欢迎访问北京智慧子月科技有限公司
热点内容
Hot content
视频推荐
VIDE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