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 中国文学 > 正文
饶世义:三进三出蜀南宫

来源:    综合作者:     2025-06-23 08:22:37    浏览量:


饶世义(四川珙县)



    在四川省珙县珙泉镇坝底村有一个尚未开发的大溶洞,规模巨大,景色优美,颇具皇家宫殿的特色,洞口南侧有久负盛名的蜀南温泉,毗邻有长宁蜀南竹海,权且该洞就称着“蜀南地宫”吧。溶洞口位于蜀南竹海、兴文石林、僰人悬棺、石碑珙县龙旅游环线,距珙县老县城珙泉镇约3公里的公路旁,距新县城巡场镇约12公里,交通十分方便。   

  2004年6月24日,珙县旅游局通知参加进地宫拍摄活动,我们一行19人有县委宣传部的摄影记者,有县电视台的摄像记者,有旅游局的相关人员,在坝底村干部的带领下第一次进洞拍摄,由于不明拍摄环境、拍摄对象和应该准备那些附属材料,我也仅有佳能EOS-66型胶卷相机,配有标准镜头。因此,没整斗好满意的图片,但《宜宾日报》(2004.07.24.)用半个版面刊登了我的通讯报道。   

  2004年8月14日,珙县旅游局再次请我进洞拍摄,说是县领导看到报道后,要求重新拍一套安逸的图片加大对外宣传,一切听从我的安排。   

  2004年9月17日,珙县县委书记田文平带队,在家的所有县领导集体进洞考察现场办公,通知我随行采访。   

  ——这就是三进三出的由来。   

  洞口与溶洞之间,有一条约1000米长的平直隧道(1959年1月动工兴建的宜宾至珙县的宜珙线铁路,在巡场白皎通往珙泉卷子榜之间是隧道,据说隧道凿到这里遇到大坑无法架桥,只有改道丢下了这段隧道。1972年,我在上初中,班上珙泉镇的黄勋同学就从这条隧道进去过,敲了很多漂亮的钟乳石,用于盛行一时的自制金鱼缸内做假山,让我们羡慕得不得了),隧道高约4米,宽约5米,石灰石岩层结构比较稳固,无须再进行拱筑,中巴车可以直接开到溶洞内。

  走完隧道,就是一个大溶洞,空间高约20米,地面是人工填成的大椭园平坝,宽约50米,长约200米,是理想停车场,可以停放100辆小车。

  溶洞在大椭园坝尽头向左右两方延伸,左边是向上缓缓爬坡,一直是陆路。沿途有山头,有狭谷,有平坝,有梯田。空间有高有低,高的电瓶灯都射不到顶,低的需爬着通过。

  右面是沿斜坡向下,是一条水流量不大的溪流,沿溪流而上水路比较平缓,沟宽平均有四五米,空间高度一般都在10来米。水浅处淹过脚背,水深处可淹至人的腰间。   

  至于溶洞有多深,谁也说不清。截止目前,市、县、镇、村多次探险,尚未找到水、陆两路的尽头或出口。究竟洞有多美,只好用“人间好语数不尽,世上名山逊色多”描述。仅以几组照片以点带面的作简要介绍。   

  猴儿戏佛  如来大佛身高约1.8米,身旁站的小猴儿高不足3尺。猴儿面向里,背朝外,斜偏着头,好似一边在小便,一边挑逗式地望着大佛,是乎在说:我就在你身边撒尿,看你怎么样?一幅玩世不恭的神态,惟妙惟肖。


2004年6月24日拍摄悟空戏如来   《宜宾日报》影印件   

  第一宫殿  宫殿空间高约5米(有人做参照物),宽约50米,长约200米,地面相对还算平整,钟乳石笋林立。有的石笋两头都抵满了,有的从地面长出有半人高。有的好象刚破土。可见,这里的景观是从地面向上长高的石笋,不是“倒挂金钩”从上往下延伸的钟乳。 


      6月24日拍摄的第一宫殿                                8月14日拍摄的第一宫殿 


      6月24日拍摄的第一宫殿                                6月24日拍摄的第一宫殿 


     6月24日拍摄的第一宫殿                               6月24日拍摄的第一宫殿 


      6月24日拍摄的钟乳石                                    6月24日拍摄的钟乳石 


    6月24日拍摄的钟乳石                                           8月14日拍摄的钟乳石 


         6月24日拍摄的钟乳石                                  8月14日拍摄的钟乳石

  这些石笋,有的粗大如富婆,周身缠满了黄金白银,炫耀她们的雍容富贵。颤颤抖抖,腰圆体肥,躬腰驼背风韵犹存;有的纤细恰少女,从头到脚镶满珍珠玛瑙,显示她们的青春丽质。婷婷玉立,杨柳细腰,婀娜多姿温文尔雅;遍地甩满形态各异的玛瑙,随处可见色彩斑澜的玉石;珍珠串吊顶,硫璃玉装壁。

  大象出征  整装待发的大象群,其大小跟真的大象差不多。近处清晰可见的有数十头大象精神饱满,远看成千上万头大象排列有序。领头的大象,体魄健壮,站立标准。展示出这支大象队伍精神饱满,训练有素的雄姿。 


                                       6月24日、8月14日拍摄的大象出征

  地下阴河  水路沿途清沏的流水,不知从何而来,也不知流往何方,更不知道从何时就出现。但水底光滑的鹅卵石,岸边的千姿百态五彩壁,顶上星罗密布的玛瑙串……画面偏红色应该是蓝色、绿色闪光灯的电池没有电了。 


                                           6月24日、8月14日拍摄的地下阴河

      层叠梯田  与绝大多数溶洞一样,洞内一般都有层层叠叠的梯田,让人费解的是田坎咋会形成弯弯曲曲的,粗细不均的、高矮不一的…… 


                       6月24日、8月14日拍摄的梯田,后者应该是早年人为的破坏。   

  狮子犬牙  好像是水路的把门将军,两颗犬牙修长锋利。口腔宽有10来米,深有20米。腔内长满了尖尖的小牙。口腔内有一条缝,可以过人。下牙巴是一砣耸立的石笋,笋高约15米,很粗壮,八个大人手牵手都包不完。石笋上面有形态各异的图案,也有许多不规则的皱皱。


          6月24日、8月14日拍摄的狮子犬牙     6月24日、8月14日拍摄的神女峰

  神女峰姿  一尊体态修长的神女峰姿慈祥屹立,她为前往探秘的勇士壮胆,为返回丰收的游人指明方向。

  8月14日拍摄的图片有人、有蜡烛是用于做参照物,说明狮子犬牙、神女峰的高大。 


  6月24日拍摄的左图是溶洞一角,顶上好像农村吊的金黄色叶子烟;右图那人坐在鸭嘴兽身上。 


6月24日拍摄的钟乳石居然有颜色,特别是右图白色球形上有红色圈,就像是人为制作。 


已经打烂的钟乳石内部是有颜色的   

  第一次拍摄比较轻松,能被县上点将本来就有荣誉感,毕竟当时耍相机的人不多,带着掠奇的心态,又没有具体任务,一点压力都没有。   

  第二次拍摄压力就大了,一个人承担拍摄不是儿戏。要整不出一套安逸的图来,那是不好说话的。一切听从我安排,万一失误就没有客观可讲。

  我就一部佳能EOS-66型胶卷相机,使用的柯达胶卷感光度仅为100,没有相机快门线,相机曝光时间最多能设置为30秒,光圈只能设置为8景深不理想,不敢设置太小,本来洞内没有一丝光线感光就差。

  咋整?我在解决拍摄大场面会曝光严重不足、画面色调太冷两个方面做了思考,叫他们准备两组汽车电瓶灯光,两个家用小停电宝,解决感光不足。还叫准备几根煤油筒,利用油筒燃烧的火光,解决画面色调太冷。

  同时,我准备了四个银鸢牌相机闪光灯,找了红、黄、蓝、绿四种颜色的透明舞台灯光纸,一切准备就绪。拍摄前我做了一翻布置

  叫专人将停电宝、油筒分别放置在洞的深处不同地方,并让石笋遮档住停电宝直接射出的光和油筒燃烧的火焰,起到即补光又不现光的空间感效果。

  叫专人在洞的深处布置一组汽车电瓶灯,在相机旁另布置一组电瓶灯,并教他们如何使用,特别注意灯光不要射着相机。

  四个相机闪光灯咋链接?不能链接就一人掌握一个,闪光灯分别蒙有红、黄、蓝、绿色的舞台灯光纸,也教他们如何使用。

  拍摄时,里面那组电瓶灯(探照灯)像刷墙壁一样不断地、快速地、反复地向外、向上扫射,外面这组电瓶灯也像刷墙壁一样不断地、快速地、反复地向内、向上扫射。30秒时间内电瓶灯的扫射,实现洞中感光充分、均匀。

  相机闪光灯也像刷墙壁一样不断地、快速地、反复地变换位置点射,闪光灯是按一下闪一下。30秒时间内每个闪光灯有数十次闪光的机会,以期实现洞中的五颜六色,拍摄出的乳白色石笋、钟乳成为彩色。

  出洞后,忘记了一天的疲劳,第一时间把胶卷拿到照相馆去冲印,出来了!出来了!完全达到预期效果。   

  ——尚未开发的溶洞,拍摄出彩色画面是我摄影创作又一经典之作。


  • 北京智慧子月科技有限公司LOGO

    欢迎访问北京智慧子月科技有限公司

热点内容

Hot content

视频推荐

VIDE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