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中国民间人才网 京ICP备2023017440号
陈龙泉(四川成都)
夜钓
毗河从我们村旁流过,绕着冠紫山静静淌着,在杨柳绕出一个美丽富饶的河湾,浮着江上篷舟,泛着水面月光,映着天光云影,载着古老传说,浇灌两岸丰收,传着婉转的鸟音,溢着乡亲的笑语,荡起浪着竹笛的泛音,流淌着我少年时代的时光记忆……
毗河是我的母亲河!
毗河的夜,总是那样神秘,来得悄无声息,渡头、夜月、乌篷舟泊在河湾,河水轻轻摇着艄公的好梦,呓语融进月光下的清清的雾幔中。这就是毗河之夜,站在村头,眺望月下毗河,总有月迷津渡,酒醉夜梦的感觉!
每当暮色四合时,河面上总会浮起一层薄薄的雾气,像是七仙女沐浴时遗落的轻纱,在水面上轻轻摇曳。雾中是那只白天游弋两岸的乌篷船上升起的一盏在雾中摇曳的灯,还有劳累了一天的艄公的梦。
毗河夜钓
我常在这时分,独自一人提着竹竿,踩着鹅卵石路,来到河边垂钓,刚刚升起的白露,打湿裤管,凉丝丝的。
记得,在我十五岁的那年夏天,放暑假时,院中那棵老皂荚树上的蝉鸣未歇,池塘、稻田、小溪的蛙声已此起彼伏。东山上那个又亮又圆的月儿,悄无声息地探出了头,映着文峰塔下的毗河斜潭,泛着一层薄薄的银光,十分诱人。
我总爱选在月圆之夜出门,因为月光下的毗河,别有一番韵味。在月色中毗河像是镀了一层浅浅的银色,又像撒了一河细碎的珍珠,随着微波轻轻荡漾。水里的河蛙在月下唱着悠扬的歌,岸边的芦苇在夜风中沙沙作响,仿佛在低声诉说着什么。
我的钓具是最简单的,一根细长的竹竿,一卷自制的渔线,还有几个用缝衣针弯成的被有倒刺的鱼钩。鱼饵是从菜园里挖来的蚯蚓,或从污水池中捞上的沙虫。蚯蚓在月光下扭动着身躯,散发出泥土的芬芳,而沙虫带着一种腥味,倒是鱼儿最香的美味佳肴。鱼儿爱贪恋蚯蚓和沙虫,因而丢了命,我爱这月色垂纶江湖,会不会有失呢?经常听老人讲钓夜鱼遇鬼沉江的故事,一想那些死去的渔夫,背就发麻。但挡不住诱人的仔鲢的鲜香。
月光下的夜钓
选一处僻静的泗水沱,将鱼钩轻轻抛入水中。月光下,鱼线划出一道优美的抛物线,像是夜空中划过的一颗流星。我坐在卵石上屏住呼吸,静静等待。河面上泛起一圈圈涟漪,那是鱼儿在试探。有时,我能感觉到鱼线微微颤动,那是鱼儿在轻轻啄食。那种感觉,像是鱼疗时,小鱼儿吻着肌肤,那种舒痒引起心跳的节奏感,又像是月光在河面鳞浪中的律动的样子。让人进了一种无声息地等待开悟的那种难以言表的境界!
有一次,我钓到一条巴掌大的鲫鱼。钓钩勾着它银色的吻,在月光下挣扎,白鳞闪烁着银光,像是从月亮上掉下来的碎片。它无法表达自己的无辜与恐惧,几种行将就死的病苦竟因贪婪而至,看到它我竟然产生了“君子远庖厨”的恻隐。我小心翼翼地将钓钩从它口中取下,又轻轻放回水中。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月亮在水中微笑,心里一下子轻松了。
夏季月夜
夜深了,雾气渐浓。远处的院子传来几声犬吠,打破了夜的寂静。我收起钓具,沿着来时的路慢慢走回家。月光将我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像是另一个我在陪伴着我。这时,轻声吟着儿时月夜最爱唱的童谣:
“月亮走,我也走。我给月亮打烧酒。……”
如今,我已多年未回毗河老家。但每当月圆之夜,我总会想起那些独自垂钓的时光。月光依旧,河水依旧,只是那个提着竹竿的少年,已渐行渐远。如今变成了须发斑白,两鬓苍苍的老人,在另一地方怀恋着他心中那条毗河,但永远不变的是对故土的深情!因为,那轮明月,那片河水,还有那些静静等待的时光,早已成为生命中最美的风景。
毗河的月,依旧在每一个夜晚升起。而我,依旧在每一个月圆之夜,想起那些钓月影的时光。那些时光,像是月光下的毗河水,在我心中静静流淌,永不干涸!
月亮灯火毗河湾
欢迎访问北京智慧子月科技有限公司
热点内容
Hot content
视频推荐
VIDE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