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中国民间人才网 京ICP备2023017440号
廖正英(河北)
夜色如墨,缓缓铺展在江南小镇的青瓦白墙之上。一轮明月悄然升起,悬于天心,清辉洒落,仿佛将整座小镇轻轻拥入怀中。石板路泛着微光,像是被岁月打磨过的银带,蜿蜒穿过巷陌人家。桂花树在风中轻颤,细碎的花瓣随风飘落,沾在晾晒的蓝布衣裳上,也落在窗台边那盏未熄的煤油灯旁。
林晚坐在老屋的门槛上,手里捧着一块母亲亲手做的苏式月饼,莲蓉夹着咸蛋黄,甜中带咸,一如她此刻的心情。她已多年未归故里,城市的生活像一场永不停歇的列车,载着她穿梭在高楼与霓虹之间。可每逢中秋,心底总有一根弦被悄然拨动——那是故乡的呼唤,是记忆深处那一声“晚晚,回家吃月饼啦”的温柔回响。
今年,她终于回来了。
老屋依旧,只是多了几分斑驳。院角的石榴树比记忆中高了些,枝头挂着几颗红透的果子,像极了小时候她踮脚去摘时,母亲笑着骂她“小馋猫”的模样。堂屋正中摆着一张八仙桌,桌上供着香炉、瓜果和一盘刚出炉的月饼。父亲早早地擦拭好了祖宗牌位,口中念念有词:“团圆了,都团圆了。”
晚饭后,邻里陆续登门,提着自制的点心,笑着寒暄。阿婆带来一篮新蒸的桂花糕,笑着说:“晚丫头最爱这个。”林晚眼眶一热,接过糕点,指尖触到那温热的瓷盘,仿佛触到了童年最柔软的时光。
月亮越升越高,清辉漫过屋檐,洒在庭院中央。林晚搬了张小竹椅,坐在院中,仰头望着那轮圆满的明月。它不似城市上空那般被灯光遮掩,而是澄澈得如同一面古镜,映照出她心底最深的思念。
她想起小时候,每到中秋,母亲总会讲那个古老的传说:嫦娥奔月,孤寂千年,只为守护人间团圆。那时她不懂,只觉得嫦娥可怜。如今才明白,原来真正的孤独,不是身在广寒,而是心离故土。
手机震动了一下,是公司同事发来的消息:“项目紧急,明天必须返程。”林晚看着屏幕,久久没有回复。她知道,城市的节奏不会为谁停留,可这一刻,她忽然不想走了。
她起身走进厨房,从橱柜深处翻出母亲珍藏的桂花蜜,又取出糯米粉,开始学着母亲的样子揉面、包馅、压模。月光透过窗棂,静静落在她的手上,仿佛在为她指引方向。当第一块手工月饼成型,她轻轻咬了一口,眼泪竟无声滑落——这味道,和母亲做的一模一样。
夜深了,家人已入睡,唯有她仍坐在院中,守着那轮明月。远处传来几声犬吠,还有孩童梦中呢喃“月亮婆婆”的声音。林晚轻轻闭上眼,听见风拂过屋檐,听见桂花落地的轻响,听见故乡的心跳。
她终于明白,中秋的月,从来不只是天上的那一轮。它是母亲眼角的笑纹,是父亲沉默的背影,是老屋门前那条走了一辈子的石板路。它是无论走多远,心始终牵挂的地方。
月圆之夜,人归故里,心亦归家。
她拿出手机,删掉了那句准备发送的“我明天就回”。取而代之的,是一条朋友圈,只有一张照片:老屋院中,一张小桌,两把竹椅,一盘月饼,一轮明月。配文只有七个字——
“中秋月圆是故乡。”
那一刻,她不再是城市里那个疲惫的职场女性,而是故乡土地上,被月光照亮的小女孩。
月不言,却懂人心。
故乡不语,却知归途。
欢迎访问北京智慧子月科技有限公司
热点内容
Hot content
视频推荐
VIDE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