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兴文县苗族文化促进会苗族乐团《赛指曲》荣获芦笙舞大赛第一名

来源:    综合作者:     2025-08-29 15:58:10    浏览量:

       2025年8月26日,兴文县文化促进会苗族器乐团携原创节目《赛指曲》参加泸州市古蔺县“笙歌绕苗岭 ?舞动民族魂”2025年箭竹苗家风情节——芦笙舞大赛荣获第一名!

  苗族传统芦笙只有6管,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目前苗族芦笙已由6 管发展到 12管、16管,甚至,20多管。不仅能吹苗族语言曲调 ,而且,也能吹奏现代歌曲,并可以独奏、 重奏、  合奏、 伴奏,极大地丰富了苗族芦笙乐器的功能和色彩。苗族芦笙音响效果独特,演奏形式多样,在表演吹奏方面把词、 曲、 舞三者融为一体,曲调优美动听悦耳,使人心醉;舞步庄重大方,多姿多彩,赏心悦目,体现了苗族芦笙文化艺术的原始性、古朴性和独特性。


  芦笙是苗族文化的象征,更是苗族的象征!芦笙在苗族人的心目中是神圣、 纯洁、 智慧、 快乐、 团结、 友谊的象征。苗族人民对它产生了一种非常真挚的感情和崇敬意识!苗族人民的喜乐悲伤都会使用芦笙。 当老人百年归世时,芦笙是与亡灵交流沟通的法器;当举行祭祀祈福活动时,芦笙又是向祖先、 神灵和上帝祈福的神器;当有重大喜庆活动时,芦笙又是引领人们翩翩起舞的乐器;在社会交往中,芦笙又是苗族交朋达友、男女传情的工具。苗家古歌曾唱道: 苗家自古爱芦笙,隔山听到芦笙响,牵动花裙牵动心”;在现代社会交际中,芦笙是增强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交流合作,团结友谊的象征!1953年,苗族舞蹈家金欧、 吴廷杰带着精彩的芦笙舞 《斗鸡舞》,到朝鲜慰问中朝将士, 受到热烈欢迎。金日成将军说: “ 中国苗族芦笙是团结、友谊的化身,它象征着朝中经过血与火考验的战斗情谊!”为传苗族芦笙和芦笙文化,兴文县苗族文化促进会把苗族芦笙制技艺和芦笙舞作为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现苗族芦笙制技艺和苗族芦笙舞已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切实加强对苗族乐器和芦笙舞传承保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兴文县苗族文化促进会组建了苗族器乐团和苗汉两族人民共同组成的民族广场舞蹈团,在抓好苗族器乐和芦笙舞传承保护的同时,切实搞好苗族音乐和民族舞蹈创作及推广普及工作,两个团队认真履职,多次被邀参加县内外各种展演和竞赛活动,得到观众和评委的好评。  


  这次苗族器乐团创作的“赛指曲”是苗族芦笙手以灵巧的指法,吹起时而悠扬时而激昂的传统芦笙旋律,配合川南传统独有的舞步,舞步庄重大方、配合默契、动作协调、豪迈洒脱、多姿多彩、赏心悦目,以优美舞姿来展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而就得到了评委的一致好评,荣获泸州市古蔺县“笙歌绕苗岭 ?舞动民族魂”2025年箭苗家风情节——芦笙舞大赛第一名!(李国文/文图)

  • 北京智慧子月科技有限公司LOGO

    欢迎访问北京智慧子月科技有限公司

热点内容

Hot content

视频推荐

VIDE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