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中国民间人才网 京ICP备2023017440号
王小荣(四川宜宾)
1970年8月29至9月3日,宜宾地区食品经营系统在南溪召开养猪现场会。来自全地区各县代表(每个县代表3人)、省内其它地区邀请的代表及地区领导共100多人参加了这次会议。各区县代表8月28日报到,会期5至7天。
1965年时学校教师食堂采购鲜猪肉的发票 王小荣藏品
按8月26日南溪革委畜牧工作组会议安排,南溪火箭公社农村站、桂溪公社红桥大队、宜宾县、泸州市红星饲养场、富顺县食品公司板桥经营站、隆昌县、四川石邡县等代表先后在会议上进行了经验交流。
在8月30日的会上,火箭公社农机站的陈树君交流了他们大搞养猪饲料粉碎的经验。
陈树君说,他们站是在1967年就买了一部万能粉碎机开始搞猪饲料粉碎的。最先只是把粗糠壳加工细细糠,由于经验不足,加工时灰尘很多,后来在加工房里搞了一个通风管接到墙外,灰尘就减少了很多。1968年去大寨参观学习,回来后那是想贫下中农所想,急贫下中农所急,遵照毛主席“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教导,就大搞养猪饲料饲料的粉碎加工,为养猪的大发展提供足够的饲料。于是就新买了一台14万千瓦的动力机,把菜子杆、葫豆村、芝麻杆、豌豆腾腾杆等等都用粉碎机直接打来,但豌豆腾腾要先宰一下才好打。
南溪县郊区供销合作社的大额肉票 王小荣藏品
1968年后又开始大打各种薪杆,原来他们只有部饲料粉碎机,现在有六台粉碎机,各种饲料打得最多的是在街上的那台。这台粉碎机的筛子很密,饲料打得很细,各种杂米壳如杂江豆壳、秕壳、绿豆壳、包谷心都可以打成饲料喂猪。据目前统计,他们农机站一共粉碎加工了五十多万斤以上的饲料。
同一天,桂溪公社红桥大队的陈树江也在会上交流了他们的经验。
陈树江在发言中说,他们红桥大队有七个小队234户1085人,有田1181亩,地938亩。有799个劳力、耕牛78头。其中能用于耕地的耕牛64头。67-68年有集体猪106头、母猪26头。1969年有集体猪237头,但下半年时就下降了。原因就是叛党份子王茂聚破坏了养猪生产,那时猪得了喘气病,无药医,死了不少,导致了下半年全大队猪只下降了很多。
农村的农贸市场 王小荣摄
现在,红桥大队的养猪又大大的发展了起来。从江安会议回来后,他们很抓养猪事业,组织社员开会学习5.9指示,开社员大会贯彻江安会议精神。相隔二天后大队又召开了“一打三反誓师大会”,又反复学习了5.9指示。跟着又召开了副队长和饲养员代表大会,又集中反复学习、反复讨论5.9指示,开展革命大批判,找到了粮食不够吃的原因,那就是省吃肉。只有多吃肉,才能少吃饭,要多吃肉,就要大力发展养猪事业。
陈树江说,红桥原来只有21头母猪,现在发展到43头母猪,平均下来每个队有7头母猪。其中,一队有8头母猪,五队有7头母猪,七队有10头母猪。七队现在还有平猪34头(去年到现在死了48头猪),公私猪只共有90多头。七队缺乏劳动力,膀田多,占了10皮坡。但他们力争明年上半年达到一人1头猪。
以前的送猪卖的农民
陈树江说,红桥大队每年养猪就要用到1000多斤干料。去年喂猪时,糠化饲料吃完了就利用种小春前的时间撒密葫豆,在甘蔗沟沟内撒密绿豆,用这些豆子杆来作猪饲料,青饲料就可以接得上了。今年又在全大队种了两万斤蕉藕,其中七队就栽了8000多斤蕉藕。蕉藕叶是很好的青饲料。收获时可以挖出鲜蕉藕十万斤以上,每百斤蕉藕可以推出23斤干粉。还在全大队大量推广糠化饲料。
关于发展畜牧业的大事,陈树江说,七队现在有私猪21头、集体猪208头。全大队共有猪只632头,明年下半年实现一人一猪的目标,一队、三队和七队今年年底前就可以实现一人一猪的目标。在猪饲料的问题上,每个队都留有饲料地3-5亩,明年计划种四万斤蕉藕。
9月1日的会上,宜宾县的何经理在会上交流了他们大搞蕉藕种植的经验。
1956-1957年的棉布票 王小荣藏品
何经理说,他们县大力种植蕉藕,促进了农牧业的大发展。他们有一个队就种了10多亩的蕉藕,这个队今年分粮就达到每人700多斤。天池公社集体一队用蕉藕粉渣代替精粗饲料喂猪。喜切(捷)公社夏食堂生产队有567人,去年喂猪就有564头。今年又出肥猪248头。他们在屋前屋后大种蕉藕。今年这个队粮食亩产达到1200多斤。县革委、区革委及各机关、学校都开展大种蕉藕运动。
关于在全县推广大量种植蕉藕的问题,何经理在会上说,他们的经验有几条。
一是政治思想跟上。他们以毛泽东思想统帅全县的蕉藕生产,大海航行靠舵手,干革命靠毛泽东思想,推广并大量种植蕉藕就是落实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战略决策。
二是狠抓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这条线,开展革命大批判。在推广种植蕉藕中存在着阶级斗争、两条道路和两条路线的斗争。
捕鱼后
三就是狠抓典型,及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何经理说,他们在全县先后组织了三次现场会议,在宜宾蕨溪的现场会就办了七个晚上的大席,用蕉藕作食品搞了39种糕点。蕉藕的淀粉比碗豆淀粉好,用蕉藕粉做的面也很好。
何经理讲,发展蕉藕种植有十大好处。
①种植蕉藕不占土地。蕉藕适应性强,到处都可以种,就是炭灰上都可以。但在肥的地上种的话产量会更高,瘦的土地上种产量次之。
②种蕉藕不占耕地面积,可以在屋前屋后、鸡啄地种植。就是我们今天的会场、南溪招待所的坝子内都可以种。0027部队每人种了4窝蕉藕,在自贡他们一窝就挖了30斤,在云南一窝就挖了200斤。
挑着鸭棚子的放鸭人
③蕉藕的产量高,一般情况下窝产10到30斤,好的情况可以挖84斤。何经理说,他种的一窝蕉藕就挖了150斤,按此计算一亩可以挖2万斤。蕨溪农场一亩挖了1万多斤。
④用途广。蕉藕是薯类作物加工条粉的淀粉最好的原料,又是猪的好饲料。
⑤蕉藕含淀粉多,产粉率高,占79%淀粉。100斤鲜蕉藕可产干淀粉23斤。
⑥蕉藕好保管。蕉藕的抗寒性强,可以在地里过冬天,可以随挖随推。
⑦与农忙季节不逗工,最好是间种在红苕地里,春初栽,农闲时挖。
⑧用蕉藕的茎叶喂猪可以增强猪的抗病力。用蕉藕还可以提取葡萄糖,它是凉性的,可清热。
⑨大力种植蕉藕,可以促进深挖土地,疏松土层。
⑩屋前屋后、机关空坝、宅旁都可种,而且还是绿化、夏凉冬暖。
返还肉票 王小荣藏品
何经理说,要及时指导蕉藕的种植和利用。蕉藕的季节性很强,挖红苕时还没有蕉藕,不能早挖,要在腊月和正月里挖才好。在加工时,只用粉碎机打来就制作粉的话100斤鲜蕉藕只能出12斤干粉,用磨来推的话100斤鲜蕉藕可以出23斤干粉。因此,在加工制作时最好先用粉碎机来打后再用磨子来推一到,出粉率会更好。
蕉藕种植时在惊蛰、春分栽为好。窝行距一公尺、窝心距一尺五,深栽浅翁(音。掩埋),及时锄草追肥。在割叶子(喂猪)时要由下往上割1-3片即可。
三月泡 王小荣摄
何经理讲,他们宜宾县有80万人,他们号召每人为集体栽种10窝蕉藕,全县总量可达到1亿斤。同时,他们还利用各种会议加强宣传展览,县上的各种会议都可以看到蕉藕生产种植的展览。在收挖蕉藕前再搞1-2次现场会。种下的蕉藕管和不管对产量的影响也很大。
何经理说,他们将在今年冬至前搞一次蕉藕加工利用现场会,辅导加工利用技术,作好种子调剂,下半年商业部门还要搞收购。单产栽种的蕉藕,年年挖为好。
在制作蕉藕粉时,面上黄的是油粉,可以用来煎粑粑吃。把蕉藕杆的皮剥了后用来喂猪很好,是甜的,也可泡来当菜吃,味道如吃青菜心子。粉渣晒干用来酿酒,100斤可出酒20斤。粉渣还可以混合麦粉做粑粑吃。鲜蕉藕还可以切成片晒干,像红苕片一样作为窝窝头当粮食吃,味道比红苕片做的窝窝头好。
旧时把猪养肥后送卖的路上
在糠化饲料方面,何经理讲,他们用三角瓶搞粉碎饲料展览、糠化饲料展览。1斤绿豆杆可当几斤统糠的粗蛋白。酵曲粉含的营养完全,效果理想。用1.5斤盐发一百斤饲料一对时(地方土话,指一天一夜24小时),就很香了,猪很爱吃。
泸州市食品公司、红星饲养场的代表在9月1日的会上,交流了他们大搞青贮、推广糠化饲料的经验。
这位代表在发言中总结说,糠化饲料硬是好,猪儿肯吃又肯长。省煤省粮省劳力,肥多如宝真是好。增强体质能防病。好处很多。同时,他们公司(食品经营公司)还大力协助在农村推广糠化饲料和青贮,特别是大搞“庆曲”糠化饲料的推广,发动群众搞,及时总结及时推广。
65年食堂买鸡流蛋(没有抱出小鸡的蛋)发票 王小荣藏品
富顺食品公司代表也在会上交流了他们在板桥经营站大力开展、推广青贮红苕藤的经验。这位代表说,他们是从1968年到成都金堂县食品公司参观学习回来后开始在几个队搞红苕藤青贮试验的。试验成功后迅速推广,1969年就开始大搞(指全县推广),还搞了个现场会。现场会上是先打窖,准备好糠和盐,教社员利用屋角、屋檐边搞红苕藤青贮。有67%的社队就是这样搞的。今年县革委要求全县队队户户都要把青贮红苕藤搞起来。
这位代表说,要搞好红苕藤青贮,就要先做好青贮的技术指导。他们的做法一是印发技术指导材料,二是让兽防员专门作指导,宣传5.9指示。三是抓好季节,抢好时间。每个窖要求1-2天就要封窖。在把红苕藤拿下去时要先用糠和盐拌一下。在区委的指导和统一布置下,大搞突击力量抢割红苕藤。他们县的隆胜一队就把割红苕藤的任务按户分到家庭,按时开挖(红苕),按量完成。这样,这个队在5天的时间内就完成了5万斤的青贮。目前,他们公司饲养场的青贮红苕藤喂猪要喂一对年。有些队的青贮还以3-5厘1斤的低价卖给社员喂猪。因为搞了青贮,喂猪是减少了许多精饲料。
76年的返还肉票 王小荣藏品
这位代表在交流中又说了他们推广糠化饲料的经验。说在冬季时用药曲发酵好,用白水制稍水的方法很好。白水加酵母曲制成。对这种做法,他说省里派人来鉴定过的。现在他们县有270个队都开展用糠化饲料喂猪。
关于兽医问题,一是把食品系统的兽医归队(就是那个队的回到那个队)。二是会同农业局培养赤脚兽医。他们准备在9月份里把全县的兽医和食品系统的兽医培训完,9月份下旬分区开展培训大队的赤脚兽医。全县有四、五千个生产队,大队防疫员又叫生猪组织员,现在又叫生猪发展员。还准备搞一个草药展览,发动广大群众来防冶猪病。
鸭棚子
9月2日,隆昌县食品公司的代表在会上就他们大力发展棚鸭生产进行交流发言。该代表在发言中说,隆昌县是丘陵地区,人多地少。58万人,每人只有几分地。因此,在隆昌历来都有养鸭子的习惯。但也有养猪的,原来全县有七万多头生猪,目前回升了,有八万多头。去年一年里才吃了二两猪肉(指供应,人平均)就没有多的供应了。今年5月份,合江支援隆昌三万多头盐猪,今年5月份才开始恢复供应。今年泸县支援了我们县的一个大队的养猪问题,但全县民间还有私自宰杀生猪的现象。据统计,民间私自就宰杀了生猪一千五百多头。
农村放养的鸭子 王小荣摄
隆昌全县有种鸭一万多只,有10个抱房。养鸭队还与食品公司签订了合同。在发展棚鸭生产方面,他们的体会一是要突出政治,活学活用。二是领导要重视,干部要带头。县食品公司由3-5人组成畜禽领导小组,成立了由18人组成的畜禽办公室。三是加强请示报告,争取领导重视。还在棚鸭生产中大力推广糠化饲料。
9月2日,石邡县革委会副主任也在会上作了题为“用毛泽东思想统帅养猪生产”的报告。
他说,石邡县全县共有19个公社,随着养猪生产的大发展,给他们县带来了“五多一大”,就是猪多、肥多、粮多、经济作物多、肉多,且外调猪只多,对国家贡献大。因为养猪多,全县人平吃肉多,一年来,除了外调猪只外,全县人平吃猪肉22-24斤。
现在市场上猪肉多多 王小荣摄
他在会上交流了几条经验。一是养猪能不能得到大发展,关键在领导。领导重视,决心大,干劲足,抓得紧,是他们县养猪生产发展的一个根本原因。
①千头万绪抓根本。他们在全县反反复复学习并大力落实毛主席的5.9指示。
②以阶级斗争为纲,以毛泽东思想为武器,全面开展革命大批判。
③切实加强领导。各级都把猪只发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并且从县上开始到各大队都建立了相应的养猪领导班子。县革委由一名主要负责人负责,同时抽调了二十多人组成了畜牧业办公室。
④狠抓典型,推动全面。
⑤商业、粮食、手管、银行等各个部门的重点是农业。
放牛
二是坚持两条腿走路的养猪方针。全县公有猪二十多万头,占养猪总数的10%以上。在饲养形式上,这部分公养猪的形式上是修建集体养猪场地集中饲养。另一种是公有分散饲养,就是把猪只分散到社员家里由社员饲养。对社员的计工形式是按猪只长1斤肉记工分5分、分粮2两。养猪的饲料按私猪的标准分给,养猪产生的肥料作为社员的投资记入社员账户。
同时还鼓励社员养猪,就是私养。他们的做法是,①首先是扶持和依靠贫下中农养猪。②通过国家货款、集体借钱、社员互相帮助等形式帮助社员解决养猪的资金。③廉价赊销猪仔。以比市场价格低20%的价格把猪仔赊销给社员,猪出肥和决算后才付款。这样,贫下中农的养猪水平就可以超过富裕中农了。
三是认真落实养猪政策。在这点上要特别注意划清鼓励社员养猪、按劳付酬同资本主义的界限。划清合理的奖励同物资刺激的界限。
桑葚 王小荣摄
①投肥计报酬。社员投肥,过去是按挑来计算,依质计价,每挑二角至二角五分。近两年来全县是实行“包猪屁股”,每百斤以上的架子猪每月按多少计价。
②投肥分粮。1968年前投肥粮、工分粮、基本口粮是按118比例分配,即反投肥粮按一成、工分粮按二成、基本口粮占八成的比例。投肥粮占10%,即原投肥分粮2-2.5斤粮食,最多不超过4斤。
③队上的青饲料低价供应给社员,每斤3-5厘,按猪只的大小把青饲料卖给社员。如社员养的是母猪就多分一半。
④养猪的副产物则用人头加猪头的办法,不计报酬。
野果 王小荣摄
四是切实解决养猪生产上的具体问题,特别是草缺和病多的问题。他们在抓养猪的同时,抓饲料。因地制宜、广开门路,统筹安排、集体为主的精神。具体的措施就是以种植为主,狠抓绿肥,大搞农副产品的加工和利用。在预防猪病方面,兽医和赤脚兽医要长期固定下来,不轻易变动。食品部门对死猪进行免费消毒处理。
石邡县革委副主任发言结束后,大会主持人作了简要总结。他说,我们学习石邡县的经验主要是三条,一是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突出无产阶级政治。特别是大力宣传贯彻落实毛主席的5.9指示,认真摆正位置,做到“农、林、牧三者互相依赖,缺一不可。要把三者放在同等地位”。一头猪就是一个小型的有机化肥工厂。二是商业部门的支农转轨。特别是贯彻落实毛主席“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总方针好,用政治统帅经济工作。第三条就是迅速改变四川农业落后的面貌,是贯彻落实中央12.25批示的重要组成部分,狠抓农牧生产的发展。
学校食堂买鲜肉的发票 王小荣藏品
南溪长兴区的代表在会上说,长兴区现有生猪一万八千多头,比6月份统计增加了一千多头。有母猪二千三百多头,6月份统计时只有一千七百多头,比6月份增加了六百多头。
南溪民间历来都有养猪杀年猪过年的习俗,还流传着富不离书、穷不离猪。猪吃百样草,只要你肯找。要想猪儿肥,猪草砍成面。养猪不赚钱,肥了一块田等俗语。但在粮食生产水平低下、农民连吃饱饭都困难的时代里,养猪确实需要有一个强力的政策推动。就在1970年的8月初,省革委生产指挥组财贸组就在石邡县召开了6天全省关于发展养猪生产的座谈会,参观学习石邡县的养猪经验。
欢迎访问北京智慧子月科技有限公司
热点内容
Hot content
视频推荐
VIDEOS